傳攀者通常會攜帶所謂的alpine draws(兩個無鎖鉤環+60公分長的繩環),一般情況下長度約等同quickdraw(快扣)但可視情況調節長度,常見的是不展開的10公分,以及全展開的30公分,也可以對折為15公分等。
運動路線的建立者通常會注意讓bolts的位置連成一線,所以運動攀登者可以使用長度不能調節的快扣,但有時候當bolts的位置不是那麼理想,也可以添購長快扣,或使用alpine draws來幫助繩子的流動順暢。
傳攀者需要自放保護點,由於保護點裝備具有方向性,且必須依照岩壁提供的條件來置放保護點,所以常需要使用繩環來克服一些限制。
微觀上當裝備可能因為繩子移動而改變原本置放條件時,常會在裝備上扣上alpine draw來延長(這裡的「延長」是指加上alpine draw後真正的墜落制動點,從保護點裝備本身延長到alpine draw的終點。)因為alpine draw使用的繩環是軟材料,所以可以吸收繩子移動的動量,不至於讓保護點被拉出。
巨觀上為了讓繩子移動順暢,傳攀者也會恰當延長某些保護點,因為繩子若遲滯,過多的摩擦力會造成先鋒者攀爬困難,給保護點裝備預期外的受力,以及減少吸收墜落衝擊的有效繩長等。
關於傳攀許多的理論和操作,可以參考拙著《玩攀》一書。
這裡要談的是個人認為大多數的傳攀者有過份延長的傾向。不久前有個客戶使用我的裝備先鋒某多繩距路線(個人爬過該路線多次),他很驚訝我只帶了六個alpine draws以及兩條120公分長的繩環。他說他一般都會帶上10~15個alpine draws。但他也不是我第一個看到喜歡攜帶許多alpine draws的人。基本上我輔導過的許多先鋒者都有一樣的傾向。而個人回憶我自己第一二年傳攀時似乎也有這樣的傾向。
多用alpine draws並不算是很嚴重的毛病,但是否真的必要?多多延長是個很保守的決定,大部分人都覺得延長後就不用擔心許多問題(見上述),所以如果不是很確定那就延長吧。但如果老這樣想,會產生依賴性,且會有幾個問題:
延長後制動點改變,新的墜落軌跡是否依然安全?
Red Rock的多繩距常見遠超過半條繩長的繩段,以一個50公尺長的繩段來看,如果每3-5公尺放一個保護點,若個個延長就需要10~17個繩環,攜帶過多裝備會影響行進速度和增加整理裝備的時間,那麼這個保守作法能得到的可能效益是否值得?
此外,我個人經常強調傳攀基本上就是個decision making的過程,每個decision都要有目的。這是個很基本的訓練,因為若在每次攀爬都練習怎麼做決定,在真正刀口上才容易做出最好的決定。
我經常看到喜歡延長的攀登者,似乎在選擇何處該延長時並沒有一致性。也許就是當下用完了alpine draws或者是當下覺得似乎該省一點用,所以選擇不延長,但有時候偏偏該處正應該延長。
又比如說我常問學生你覺得這個pro怎麼樣?maybe不應該是個回答。每一個決定在當下都有理由,每個action都是自己做出的最好決定,這樣才可以無負擔的繼續往前進,要不然累積起來的maybe和perhaps會吸乾攀登者的心理能量,進而影響整體表現。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