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n to Climb讀書心得

·

·

剛看完一本小書Born to Climb。作者Zofia Reych出生波蘭,目前居住在法國的抱石聖地Fontainebleau。

這本書是本輕快的歷史書,一路檢視攀岩從起始到進入奧運的脈絡。就像Amazon上的介紹所說的一般,「Zofia offers a fresh perspective on some of the pivotal moments and outstanding individuals of the sport.」雖然是本歷史書,但每章自成一格,點到為止,有時反而會有點意猶未盡,希望作者再深入講多些故事。

我是來到美國才開始攀岩,第一年攀岩2007年,和朋友看了大螢幕Chris Sharma的King Line。隔年2008年閱讀雜誌文章Alex Honnold free solo了Moonlight Buttress在攀岩界初露頭角。個人對美國攀岩的歷史雖不敢說如數家珍,但攀岩生涯充滿了美式文化與想像。比如說dirtbagging、vanlife、Yosemte big wall climbing、憧憬遠征海外的alpine first ascents,早期也會說outdoor climbing is king、熱烈討論to bolt or not to bolt等等。

所以閱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最好的收穫就是從歐洲人的視角看攀岩,也看看作者本身怎麼論述美國的攀岩歷史,再重新檢視攀岩。

目前在攀岩這一塊,我專注的面向已經改變。早期也許是移民也許是新進入這塊領域,總是想fit in,所以主流覺得是棒的我也要嘗試並從事,讓climbing define my life。當時也總覺得climbing非常特殊,不只是運動,更是life style和人生哲學,但浸淫更久了就覺得climbing和其他領域並沒有什麼不同,也在很多地方充滿矛盾。比如說似乎在每個國家climbing都有anti estalishment的fu,但裡頭的大老依舊會沒事定下規則呼籲後來人遵守,許多規則的確有其道理,但也有許多BS的random ethics,比如我就不了解美式yo-yo的必要,或者是早期帶有輕視字眼的hangdogging,或sport climbing is neither的論調。

當然climbing對我來說依舊重要,上文說到攀岩和其他領域沒有不同是指只要人對某個領域有了愛有了執著,都會在從事過程觸機領悟人生。而我依舊讓climbing guide my life,自然所有的領悟都與攀岩相關。

攀岩帶給我許多fear,這裡指得不光是攀岩領域常說的fear of falling、fear of height、fear of performing in front of other people。一個一以貫之的fear是我總覺得我時間不夠,我一直到了30歲才開始攀岩,我老怕時間不夠,山不會老,石不會爛,但我的青春會愈來愈遠。現在我不再追求first ascents,專注在攀岩的動作和強度,希望能學習更多的movement爬更難的路線,但也已經坐4望5,在physical demanding的嚮導工作之餘,雖然還是努力訓練,但效率敵不過青春肉體,而是否到了某個歲數會發現進步不再是可能?

但諸如此類的imposter syndrome,如果沒過渡沉溺,倒是督促自己進步的動機。作者雖然已經是V10的戶外抱石者,但書中穿插的小故事都是過去的攀岩蠢事或是epic stories。而的確當我成功完攀了某個proj,也許稍微fist pump,稍微目框含淚,然後就開始想下一個proj是哪一個。回頭往事最深刻通常不是登頂,而是type2 fun的旅程。也許攀岩者的fun就是交織在無數的falls,並在許多fail and try again中感覺存在吧。

而綜觀攀岩歷史上,我最喜歡的恐怕還是攀岩者總要挑戰the status quo。自然這也不是攀岩界獨有,勇於挑戰過去的陳屙,才是時代進步的契機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